端午節剛過,工作的原因使我離開了大學校園,離開了養育我的黑土地,來到了海濱城市天津,來到了潘莊農場。也許是第一次離家遠行吧,我剛到農場的那幾天,未逢佳節卻倍加“思親”,想家的感覺總是頻頻光顧我的腦海。之前曾聽說潘莊農場離市區較遠,而在到場的第一天,我也印證了這里的偏僻,從天津外環線到農場坐車需要五十分鐘。說實話,那時我心里真有一絲顧慮。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到現在,我離家已經有一個月了。農場的生活工作讓我的心底油然升起一種感覺,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呢,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現在,它正逐漸清晰起來,我細膩地體會到那是家的溫馨。在農場,我的心體會到了家的味道,真的好感動。
記得剛來時,女生的鋪位緊張,寢室的張姐就把床鋪讓給了我,害得她連續幾天中午都跑家,得不到休息,我心里真過意不去!直到后來,農場安排我們搬到一間面積大些的寢室。搬家那天,我們女生們開始搬家。正當我們正面對著大堆大堆的東西發愁之際,有幾個男同事主動過來幫我們收拾搬運。在忙碌之中我發現了張場長的身影,他正在安裝新床鋪。我的心頭猛地一驚,像員工搬家這種小事,場領導也能來幫忙么?后來我才了解到,無論是大事小情,潘莊農場的領導都是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場長那靈活的安裝動作,讓我肅然起敬。酷暑來臨,悶熱的天氣令人難熬,太陽灼燒著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的心里卻是是絲絲甜意。因為我們每天都有冰糖綠豆湯解暑,飯后都有西瓜爽口。
隨著時光的流走,漸漸的我發現剛來時的偏僻感覺,已經激不起心湖的漣漪。也許是習慣了看農場的日出日落,習慣了這里的一草一木,習慣了農墾人的音容笑貌。晉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道:“久在樊籠里,復的返自然”,從詩里可以體會到古人的一種追求。現在,我就生活在自然的農場里,在農場的自然里生活,也頗有點古人風度吧。
的的確確,這里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繁華的商業街,沒有燈紅酒綠,沒有豪華的飯店;可是這里有田間小徑,有知了的歌唱,有壁虎的舞蹈,有眾鳥的啼鳴。這里的生活簡單樸實,有家的溫馨。這里吸引了她,吸引著一個異地的孩子,讓她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想法,去做一名農墾人的想法,在這里扎根發芽開花…… (潘莊農場 耿婷婷)
推薦人語:
津墾報網負責同志:
耿婷婷是位來自黑龍江的女孩,今年食品工程專業畢業。業余時間,我約請她動筆,結果她便一氣呵成,揮灑成文,我作了少量刪改之后,發給報網,請您多多鼓勵呵。
潘莊農場 張秋生 敬上
20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