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投稿“富擁風雅”可能因為初次投稿給個面子登了,第二次投稿“再說富擁風雅”我說如給刊登我請客,這話大概起了作用又給登了,第三次投稿“三說富擁風雅”還是給登了,我先聲明,第二次許的客至今還沒請呢,究其原因,那我想只有這條了,就象一只小狗,沒有別的食物,弄一塊骨頭在那里啃來啃去,自我感覺還很有味道,幾位編輯老師也可能是寬容了我這種啃骨頭的啃相吧!
查了一下字典,“富”字,其基本字義有三種解釋:1、財產、財物多:富有。富足。2. 充裕,充足:富余。富態。3、姓。前拙文主要想說的是,物質水平提高了,反過來可以促進精神文明,但這只是相對的,前文舉的都是物質水平提高了所帶來的正面例子,物質水平提高了、發財了、一夜暴富了,去豪賭、去吸毒、去揮霍浪費、去嫖、去包三養四、去涉黑等等。負面的例子也不少。因此,物質水平提高了,如何使我們的精神文明也相應的提高,使我們能夠做到“富擁風雅”,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正如鄧小平所講的,關鍵在教育,因此只有物質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也同時象“富”字字義的第二種解釋:充裕,充足了,不僅僅是掛兩張字畫、擺個青花瓷,而是提高我們全民族的素質和文化修養,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富擁風雅”。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生產香皂的大企業,生產的香皂由于產品質量優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有一個難題一直困擾著這家企業,因為他們經常收到消費者的投訴,反映他們廠生產的香皂,購買后發現有空盒現象,這家企業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投資幾百萬研究出了一套電子裝置,按裝在生產線上,才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種裝置采用的是射線技術,把這種裝置按裝在生產線上,當裝盒后的成品從傳送帶上走過時,如果盒內有香皂時,射線穿不過香皂,產品便進入下一道裝箱程序。如果是空盒,射線便可穿過,然后有一個機器手便把空盒打下去,成功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另外,也有一家生產香皂的企業,規模較前要小,他們拿不出這樣多的錢來安裝電子設備,于是他們經過技術攻關,想出了另外一套解決的辦法,那就是找一臺電風扇,放在傳送帶旁,如果盒內有香皂時,風吹不下去,產品便進入下一道裝箱程序。如果是空盒,風便把空盒吹不下去了,就這樣簡單,當然,他們也對風力的大小進行了反復的實驗,最后確定下合適的風力。但這一想法太精妙了,正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以上兩種解決方法,第一種財大氣粗,讓人看了很現代化,是“財”富而“富擁風雅”,但成本高,維修復雜。第二種是因資金的問題,采用簡單的方法,雖然有些土,但與電子設備相比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才”富而“富擁風雅”,且成本極低,維修又快又簡單,換臺電扇便萬事大吉了。
因此,在財產、財物多的時候可以“富擁風雅”, 某一方面充裕,充足也可以“富擁風雅”。
南非世界杯,烏拉圭對加納,手球擋出,點球未進,點球大戰烏拉圭反勝,頑強富而使烏拉圭隊“富擁風雅”;
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先生,下大財力和精力去攀珠峰,表明萬科的發展不單靠個人魅力,管理先進使萬科企業及王石“富擁風雅”;
盲人歌手楊光,其身世頗多曲折,但他以樂觀的方式尋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繪著美好的生活。楊光雖眼盲但內心充滿陽光,楊光富有的堅強與樂觀, 使楊光“富擁風雅”;
白芳禮老人,蹬車56年,支教18年,節衣縮食把自己蹬三輪車的所得全部捐給了教育事業,計捐款30余萬。 對中國貧困學生所富有的如父如母的親情,使白芳禮老人“富擁風雅”;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年度經濟人物的獲獎感言:“要讓中國汽車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汽車走遍全中國。這個是吉利的使命。”富有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使吉利和李書福“富擁風雅”。
三說“富擁風雅”就說到這了,事不過三,連我自己都煩了,論點、論據、論證經不起推敲,邏輯也顯混亂,羅里羅嗦,前后矛盾,還請多多指正。最后還是寫了“富擁風雅”幾個潦草的字,就算是草草收場吧!
(庚寅秋天津奶業有限公司王康年文并書于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