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正值雙十年華的我,從師范學校畢業,分配到了農墾集團下屬的里自沽農場任教。
每當我站在三尺講臺,望著臺下那些農墾第三代,心中就油然的浮現出那句“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千古名句。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工作的平凡,使命的偉大。我必須用萬丈豪情和永不干涸的激情去澆灌和哺育這些農墾的下一代。讓他們明白只有擁有知識才能享受那種“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的意境。
當我躊躇滿志,正為“滿園花果香 桃李皆天下”而努力耕耘的時候,我所在的企業面臨著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的巨大壓力。當時的里自沽靠種大田和養雞為主要經濟來源,經濟的轉型使企業頓時陷入了困境。
企業連續幾個月開不起工資,部分職工托朋友找關系離開了農場,一些學生也陸續轉學,此時的里自沽哀嘆聲此起彼伏。
就在此時,農墾集團黨委適時調整了里自沽領導班子,新班子年輕干練、思維活躍、敢為人先,他們率領里自沽廣大干部職工改革創新、精簡編制、擴大商業、租賃土地、挖掘魚池、考察市場,資產的盤活,經濟的復蘇,扭轉了企業只虧不贏的局面。久違的笑容又回到了里自沽人的臉上。
時間荏苒亦如白駒過隙,里自沽農場也在日出日落間劈荊斬浪,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逐漸走向輝煌。
由于工作需要,2003年,我被調到場部辦公室工作。眾所周知,辦公室是企業對外的窗口,個人的一言一行彰顯著企業的文化,表露著企業的內涵。所以微笑著面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成了我的一種習慣,我深信“贈人玫瑰 手留余香”。無論工作了多少年、無論從事何種工作,腳踏實地、與時俱進一直是我恪守的準則。我們里自沽的每一位職工都遵循著自己的工作準則為企業的做大做強默默地奉獻著。
如今的里自沽農場,在場黨委的正確帶領下,抵抗住了五十年不遇的雪災,渡過了金融風暴的考驗后更加氣勢磅礴。北方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36座甲魚池、1萬多平米的現代農業科技觀光園、100座日光溫室大棚、甲魚特色吃法的水王府飯店、服裝品牌專賣店等等,這些產業的落成和成功運轉,顯示了里自沽的生生不息。
作為里自沽人,我為蒸蒸日上的企業感到自豪,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雖然我們沒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沒有成吉思汗彎弓射雕的威武,但今朝的我們,欲與天公試比高,愿為農墾二次創業競折腰。我們時刻準備著為農墾、為企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年華。愿我們的農墾永遠多嬌!愿我們的里自沽永遠妖嬈!
(里自沽農場 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