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馬致遠著名的《天凈沙.秋思》描寫的就是婺源的美景。
婺源,位于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8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著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其是明清古建筑群更為經典,這里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在我去婺源之前,無論是聽朋友們相傳的,還是我從書上看到的,我所了解的有關婺源的內容均是被形容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也有“中國畫里的鄉村”的說法。
既然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它一定有最吸引人們的地方。這里能吸引人們目光的主要是它的自然風光,另外就是歙硯、徽墨和婺源綠茶,幾條主要的街道都開了規模不一的茶莊。婺源的土特產中,有黑、白、紅、綠之分,其中的綠即指這遐邇聞名的婺源綠茶。陸羽的《茶經》將其稱為“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宋朝時,婺源的“綠源茶”被列為全國六大絕品名茶之一,明清時還將其納為貢品。
轉天,我們來到李坑。李坑離婺源城關不遠,大概十公里左右。途中看到一條小河繞城而過,大概這就是婺水吧。婺源的名稱也就來自這條河。李坑村在秋口鎮,是一個李姓宗族聚居的村莊,它背座在青山環抱中,空氣清新怡人,兩澗小溪穿村而過。為鎖住房水口,李坑人在兩澗交匯處建了文峰塔和文昌閣,在村口迎接我們的是屹立的牌坊,牌坊前還有一座始建于北宋末年的中書橋。橋的左邊長著亭亭玉立的荷葉,右邊一方小池塘中則有婀娜多姿的睡蓮,垂柳的倒影掩映在水中,楚楚動人。
或許是來去匆匆的行程所限,我在婺源的所見所聞遠不及從文字中讀到的那般令人神往,在我記憶深處留下的最大的感觸還是它恬淡靜謐的生活方式。倘若我能選擇,我可以不看不走,只要能坐在田埂旁聞著沁人心脾的稻花香,聽著小溪里嘩嘩作響的流水聲,哪怕什么也想不起,只要能膚觸迎面拂來的微風,也就不枉此行。
進村有兩條陸路,一條水泥路,一條石板路,其中有一條水路,澗中停泊著幾艘竹排,坐著竹排劃過平緩的澗水也可到達村中央。路邊還有一架水車,村中央有棵大樟樹,樹下有許多擺攤的人,也有女人在溪旁洗衣裳,真是一派江南水鄉的模樣。
婺源值得去的地方還有許多,值得看的景點也還有很多,諸如清華鎮的彩虹橋、虹關的江南第一樟、江嶺的油菜花、號稱“世外桃源”的李坑官邸民宅、粉墻黛瓦上的雪景……,這次在婺源逗留的時間太短,半日想要看盡婺源,談何容易!
(工農聯盟 屈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