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在我國,人們總是以地大物博引以為豪,但熟不知我國土地面積人均占有僅為11.1畝,耕地面積人均不足1.4畝(據國家2006年統計),對于整個地球來講,是微不足道的。傳統說來,三山六水一分田,但隨著工作現代化、城市現代化推進(尤其是天津是大城市小郊區),隨著城市擴張,土地財政興起,郊區耕地被高樓大夏整片吞噬,各種道路、鐵路、高速公路,這種現代化交通也占用大量的耕地,土地這種不可再生資源在極速減少。因此,國家不得不對土地紅線,本文目的就是喚醒土地的再認識。
自古到今,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先對土地是非常有感情的,土地養育了我們,大地是我們的母親,而現在我們對母親給予的資源呈掠奪性開發,這是十分危險的,因此,作者訴三則故事可以提醒讀者:
一則:民國時期東北軍閥張作霖應邀出席酒會,席間一位日本人請張大帥留下墨寶,他以為張不識字,會當眾出丑,沒料想張作霖欣然答應,來到案桌前,揮筆寫下一個大大的“虎”字,落款是“張作霖手黑”。眾人見了,有人大笑不止,有人叫好。這時,秘書上前提醒張大帥“黑”字下面少了個“土”。張大帥眼睛一瞪,罵到:“你不懂,老子故意把土留下了,別忘記這是跟日本人打交道,我們是寸土不讓的?!?
二則:一個埃及國王,請西方勘探專家來本國進行土地探測,勘探結束后國王親自接見,并送上了金銀珠寶,并告訴專家們說,諸位離開埃及時,請大家脫掉鞋子,倒掉鞋子里的沙土,不能把我們的土地上的土帶走。
三則:相傳三千年前,兩個歐洲人各自率部乘船向愛爾蘭進發。事前曾約定,誰的手先摸到愛爾蘭的土地,誰就是愛爾蘭的國王。于是兩船晝夜急行??旖咏哆厱r,眼看一只船就快靠岸,另一只船的主人情急之下揮劍砍下自己的手,迅速扔到岸上,搶先摸到了愛爾蘭的土地。之后,他做了愛爾蘭的國王。所以至今愛爾蘭的國徽上有一只紅色的手。
上述三個故事,其實無本質區別。只是證明人和人類都把土地看成財富,如果單從價值上看,這并無錯。因為土地是所有價值財富中最有分量的,小到地主、莊園主,擁有成百上千畝土地,大到天子諸侯,宣稱“四海之內,莫非王土”,成為無數人的夢想。中外古今,幾乎所有戰爭都是為了爭奪疆土,因此,血腥和丑陋則無法避免。人們不禁要問,土地應當是什么?可以肯定的說,土地是母親,她是人類和萬物的母親。但是,有些現代人卻不把土地當回事兒了,城里人已經失去對土地的記憶了,就連鄉下人也把土地扔了,紛紛擁進城市,把從農民變成城市人而感到自豪。那么,對喚醒人們對土地的重要性的認識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讓我們再回到現實,從人們對土地觀念上來講,大家都知道,許多人家里的陽臺上和客廳里都種著各種花卉。實踐證明,花盆是城里人對土地和祖先的殘存記憶。有的城里人已經開始注意到這一點,開始關注對孩子的土地認識的教育。帶著孩子到農村,參加農業觀光旅游,享受收獲的喜悅,讓孩子們知道大米、白面是從哪里長出來的;讓他們看看樹上的蘋果是怎么結出來的,引導孩子去認識土地,了解土地。
從農墾現實情況看,天津農墾都是近郊區,以東郊為例,上一輩農場人用他們堅忍不拔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荒漠雜草從叢生的地方開墾出萬畝良田。種水稻、玉米,發展大型養殖廠。隨著國家空客A320項目的建設,我們的土地全部被征用。為了國家的建設,人們不得不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土地,至今難忘那一幕,面對一生耕耘的土地他們失聲痛哭,之所以哭,是心痛自己的那片土地??!
現在我們農場人又來到了一片新的土地上,從原來的一萬多畝到現在的一千多畝,真可謂少之又少,但從發展來看,是彌足珍貴的。怎樣管理好我們的土地呢?還能在少得可憐的土地上再私搭亂蓋嗎?怎樣才能發揮土地的特有功能,帶來新的收獲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大問題。
總之,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悔掉了就是永遠的悔掉了。農墾人就是要擁有土地,因為土地比金子還珍貴??!澆灌、愛護土地要像愛護母親那樣,誰肆意破壞土地,誰就是可恨的不孝之子。我們要用這塊珍貴的土地發展綠色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成為開發西區一個景觀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大有可為的。讓我們珍惜土地吧!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們的未來,珍惜我們自己,切記!切記!
(東郊農牧場 東毅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