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是個特殊的日子。這段時間各種媒體涌現了大量的關于汶川的文字和節目,雖然材料反映有宏觀和微觀之分,各用側重,但無一不是指向“汶川奇跡”,無一不是指向“中國信心”。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三年前那場震顫的厄運,沒有難住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沒有征服偉大的中國人民。
最近,我一直在觀看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我們有一套》,發現近幾期節目也陸續穿插了關于汶川地震的人物和事件。其中,有一期是《幸福密碼》男女主角,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夫妻朱媛媛、辛柏青應邀來做的節目。記憶猶新的是,那期有位女嘉賓是一名志愿者,她是災區五十多名孩子的“媽媽”;當小撒問她具體有多少孩子的時候,她說有一千多名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都喜歡叫她“媽媽”。她采用自己獨創的擠破氣球方法來消除震災兒童恐懼地震的心理,來治療孩子們由于震災帶來的創傷;還為災區籌辦愛心書屋等。她很年輕,精神卻那么崇高,是我們青年學習的楷模。那期還有廖智的舞蹈。在震災中,她不僅失去了最親的女兒,也失去了雙腿,然而她說:“我能活下來,我覺得我沒有理由抱怨。上天讓我活下來,不是讓我哭著活的。我為女兒自豪,她走了,但是我想她就是想她,我不難過。”她靠著兩條假肢,踏著伴奏,邁出輕盈的舞步。誰又知曉,那輕盈的舞步背后是多少日夜多少汗水啊?!她不僅跳出了人生最激昂的舞姿,也跳出了“青年當自強”的精神。
她們是祖國的青年,她們是那樣的美麗、勇敢、堅強,并一直為自己的理想奮斗。那期我被嘉賓奮斗、執著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在此,我祝福她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五月,充滿了紅色。勞動節、青年節相繼來臨,勞動與愛國成了五月的主旋律。“5·12”汶川震災中,青年志愿者身體力行,將五四精神、愛國情懷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舍棄原來安逸的環境,投入到救災大軍中。在救災和災后重建過程中,他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汶川獲得新生離不開青年志愿者默默無聞的奉獻。汶川震災激發了青年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使他們成長為國家的新生力量,國家幸甚,民族幸甚,人民幸甚,未來幸甚!
在汶川抗震救災三周年之際,謹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向曾經奮戰在救災一線和為恢復重建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和勇士們致敬!
(潘莊農場 張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