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告誡人們由清貧儉樸轉向奢華富裕容易,一旦過慣了富裕生活突然要過緊日子就很難受。今天,舉目西方,“福利國家”的榮譽櫥窗一個接著一個被自己敲得粉碎。擊碎的不僅僅是優越的生活方式,更擊碎了內心深處的優越感。
萬人空巷的帶薪休假,海灘上的悠閑時光,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生活的超前消費……不想被國際金融危機的巨浪沖得所剩無幾。許多“福利國家”財政赤字的窟窿越來越大。
沒有了經濟的高增長,高福利不可持續。東墻西墻都拆沒了,只能債臺高筑。希臘成為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國家瀕臨破產。政府一窮二白,拿什么維持高福利?減薪、裁員就成為必然。而民眾的抵制、抗議和罷工,又絆住經濟。希臘預計今年的GDP縮減4.2%,明年還要縮減3%。而現階段的債務為GDP的143%,明年將達到153%。對希臘人來說,一個好消息是國家目前還沒有破產,一個壞消息是高福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其他“福利國家”同樣財政入不敷出。卯糧已經吃沒了,只能頂著民眾的抗議浪潮削減福利支出。
高福利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二戰結束后,西方國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使改善民生,增加福利成為可能。而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使得“福利國家”財政捉襟見肘。冰島、希臘、愛爾蘭的窘境,地球人都知道了,而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福利國家”財政惡化程度也岌岌可危,風光了半個世紀的“高福利”已經失去了根基,“優越感”的架子早晚得倒。想起小品中的一句話:“不勞動,吃啥?吃的都沒了,你還臭美啥?”可見,發展才是硬道理。
(工農聯盟 于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