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幾個老年朋友學習“刻瓷”,沒有得心應手的工具,思來想去,抱著試試的心態來到水電公司求助,其實心里很忐忑,畢竟退休這么多年,沒有底。出乎意料,田場長、阮書記很熱情,并讓史師傅去辦。
史師傅、薛師傅、艾師傅、旺旺等人,忙了一上午的時間制成了工具。看著這二十把刀,高興的是我有了工具,不安的是人家工作特別忙,不適合的時間打擾了人家。可惜的是我竟連一支煙也沒帶上。
過了幾天,我專門買了煙來到公司補情,八點到了公司,全公司職工早已下工地了。田場長也正要下工地。我說明來意,被謝絕了。真不甘心,只好坐下來等。中午他們總得回來吃飯,怎么也得當面謝謝幾位師傅。
全廠區靜悄悄,只有一位老大爺在院內收拾場地。我貿然進了傳達室,當了一上午的“門衛”。快十二點時,職工們陸續回來了,好多熟悉的面孔。過去的小伙子如今已經四、五十歲了,個個全身又是汗又是土,黑紅的臉龐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他們熱情的和我打招呼,讓進屋,讓喝水,讓吃飯……我的眼眶幾次濕潤了。
終于等來了幾位師傅,我連忙迎上去,和史師傅說明來意,還是被謝絕了。他說:“我們馬上吃飯,吃完還要趕到工地,書記和農業公司經理還在工地了。”我愕然了,退到一邊,只好坐車回家。
一路上我沉思著,兩個上午,我看到的是真實的水電公司的工作作風,一群真實樸實的人。
雖然口號式的詞句讓人感覺空洞,但是我還是要用口號贊美他們幾句:領導身先士卒做表率;職工不怕苦不怕累忘我工作;領導職工擰成一股繩齊心干。尤其又來了不少大學生,為公司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活力,真心成為技術型、能戰斗的集體,他們不僅繼承了父輩的優良傳統,而且是青出于藍勝于藍,讓人刮目相看。
我對農場一草一木,還有更多的人,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雖然退休這么多年,這種感情不減,我很懷舊,常常回憶起既艱苦又快樂的日子。現在又看到了當初的年輕人如今都成為了農場的棟梁,“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就是值得驕傲的又一代農場人,有了這些人,有了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農場的前景怎么不會發展,怎么不會廣闊,怎么不會輝煌!他們感動著我們,我們被他們所感動。
(原工農聯盟農場副場長 祁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