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名大多都是蒙語名稱的內蒙古,怎么會出現一個不象蒙語地名的滿洲里。一查原來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東清鐵路在此建成車站而得名,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1907年,滿洲里正式開設商埠,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因地處歐亞大陸橋咽喉要地,素有“亞洲之窗”的美譽。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背靠我國東北和華北經濟區,北鄰俄羅斯,西連蒙古國。
一下飛機便可感受到,滿洲里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坐在車里,首先看到的是那些俄羅斯風格的建筑,尖圓的屋頂,五顏六色的外墻,就像用積木搭起的童話世界,使人感覺充滿了好奇和幻想。滿洲里市委書記云光中說,通過進一步提升城市建筑風格,增強城市魅力,“讓國內的游客來到這里有出國的感覺、讓俄羅斯等外國游客來到這里有回家的感覺。”
網上有一個可愛的帖子,說滿洲里已經變為山寨版的俄羅斯小城,還真是,在大連有俄羅斯一條街,這條街僅有430米,有20棟俄式房屋。而滿洲里整個城市俄式房屋比比皆是,而且滿街盡是俄文,那些商店的牌匾,中文的店名字很小,俄文卻很大,甚至俄文比中文還多,滿城都是俄羅斯人,俄羅斯每天都有很多人過境,我們住的家1時尚酒店,雖然是一家很普通的酒店,但也有許多俄羅斯人也住在這家酒店,他們就像外地人一樣,甚至比我們這些內地的中國人還要熟悉這里。在滿洲里的街道上,行駛和停放著許多俄羅斯的轎車、吉普和大轎子,俄羅斯的“倒爺”“倒奶奶”們,把在滿洲里采購的商品,大包小包的裝在車上,拉回俄羅斯,再把俄羅斯商品帶到中國。那天,我們看到俄羅斯人在裝車,幾個中國人在和他們進行著交易,我們看見一位俄羅斯大嬸把幾張可能是盧布的紙幣,交給中國的大媽,看上去這位中國的大媽,有五十多歲,屬于中國婦女中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那種,卻說著一口流利外國話。應該是俄語,哈拉少、哈拉少的,不知說的什么意思,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好,同意”。可見,中俄民間的貿易的發展有多么廣泛。
在滿洲里我們只呆了兩晚一個半白天,還真沒有呆夠,滿洲里不是很大,人口只有26萬,城市里幾乎沒有工業,偶爾看見高大的煙囪,也是熱電廠。因此,空氣好,清新,夏天好過,冬天冷的掉渣,冬季的采暖期是7個月。人們似乎生活的很悠閑,馬路沒有匆匆上班的人流,也沒有像停車場一樣,汽車塞的滿滿的。滿洲里的旅游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湖、國門等魅力無窮,被譽為“北疆明珠”。滿洲里曾被評為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如果讓你選擇故地重游,滿洲里一定在首選之列。
(奶業公司 王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