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中學時代,曾學過朱自清的散文——那篇著名的《背影》,是作者對父親情感的深情描述,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如今想起此文還是讓我記憶深刻,全文至今仍能倒背如流。今天,在又一個母親節(jié)到來之時,我將自己的這篇習作“酷似母親的背影”的短文獻給我遠在天堂的母親,捎去我無盡的哀思和緬懷,也將把我心中積聚已久的遺憾和深深的愧疚得以釋懷,并跪請母親原諒。
這篇短文的題目及它的創(chuàng)作沖動源于上個月在自家附近的一個公園里。前面一個略顯蹣跚的女人背影,勾起了我久違的思緒,她舉手投足的每一個細微動作,是一幅讓我無法忘懷的畫面和我最最親切而熟悉的身影。啊!這背影多么像自己的母親呀。我不顧一切地,悄悄跟在她的身后,極力去享受當年跟在母親身旁的那種安全感、幸福感及她的音容笑貌,也極力去驗證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母親從未走遠,她也許就在不遠處的某個地方,也許正在回家的路上”的感覺和愿望。我曾幾次試圖大步趕上前去攙扶老人或親切地叫她一聲媽媽,但又怕在她回頭的那一刻,讓我大失所望。后來我想,還是讓這種美好的幸福感再長久一些吧。從那以后,一有時間我就去那個公園,想再去尋找那個熟悉而親切的背影,可一直也未能如愿,沒有盼到那個身影的再次出現(xiàn),我依稀覺得,這也許是老天為我們母子安排的一次朦朧的機緣相見吧。母親的祖上是歷史名人,但她從不向任何人炫耀和提起,包括我們這些子女們。由于小時候,家庭的變故,她本人并沒有什么文化,但她似乎完全繼承了祖輩的聰慧,靈活的頭腦,她無論從家庭生活的料理,接人待物,特別是對子女們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經(jīng)驗上,都顯露出她那超凡的思維模式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都讓附近周邊的鄰居和同事們羨慕不已和連連稱道。
母親是在幾年前的一次交通意外中逝去的,那一年恰逢是我人生的第四個本命年,也恰逢我躺在醫(yī)院里與死神抗爭的關鍵時刻,剛剛做完大手術尚未脫離危險期的我,感覺那一夜是多么地漫長而無法入睡,隱約之中有一種不祥之感籠罩心頭。想到了幾天前母親與家人來醫(yī)院隔窗探望自己時,母親臉上既有手術成功后的喜悅,又有對兒子未來生活的那種難言的焦慮。想到了自己經(jīng)歷了幾次大手術的危險和小手術的折磨之后,是家人成為了撫慰我傷痛的一劑良藥,也同時給予了我延續(xù)生命的力量,病雖然在自己身上,卻痛在父母的心上,也想到了自己重獲新生后對未來生活的那種珍惜與渴望。可誰曾想,就在自己重獲新生之時,母親卻永遠地離我們而去,她走的是那么的匆忙,沒有給她的兒女們一天,哪怕是一分鐘床前盡孝的機會。她一生中養(yǎng)育了五個優(yōu)秀的兒女,臨走時,卻沒有一個兒女,一個親人陪伴在身邊,沒能保護好母親,沒能見她最后一面,這又怎能不讓我們這些活著的親人們,在那撕心裂肺的日子里痛不欲生和遺憾終身呢。特別是作為長子的我,母親出殯的場面,正在我當時住院部的樓下,大夢初醒的我,在親人極力地勸說下,我當時沒有拿出勇氣捂住尚未愈合的傷口和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到現(xiàn)場與母親做最后的道別,而只能呆在樓上,遠遠地望著、跪著,用淚水送母親遠去。現(xiàn)在想起來,如果當時我是母親,她一定會不顧一切地、拼命地爬著也會沖到兒子身邊的,……。當然,母親會原諒的,她也不會怪罪的,但我自己又怎能原諒自己的?這已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的“痛”。
從那時候起,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血脈相通、骨肉相連,懂得了什么叫做母子連心和心如刀絞。在極度悲傷之后,我一夜白了頭,從此,我怕過年、怕過生日,因為過年不見了母親忙碌的身影;因為生日,也定會想象母親那產(chǎn)前的陣痛。母親那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也常常會出現(xiàn)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那些生活的片段現(xiàn)在想起來仍歷歷在目。在那三年困難時期,家家缺吃斷糧,母親卻不分晝夜地開荒種地,種植養(yǎng)殖,不但沒有讓我們飽受饑餓的痛苦和委屈,而且我家還第一個購置了縫紉機和自行車。小時候的我體弱多病,母親經(jīng)常背著我步行幾十里到市內(nèi)看病,她舍不得雇車,更舍不得在外吃飯。特別難忘的是母親經(jīng)常深夜在油燈下做鞋的情景,那一針一線都凝聚著母親博大而無私的愛,她用自己的勤奮與辛勞,讓她的兒女們個個出門顯得干凈、體面和大方。我雖然是一個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者,但是當每一個傳統(tǒng)的紀念日到來的時候,我也會去燒些紙,燃上一炷香,再行上幾個禮。每當夜晚思念襲來的時候,我還會走到窗前,仰望那滿天的星斗,尋找群里中那最亮的,象征著母親的那一顆星,與她訴說:如果有來世,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的話,我還做您的兒子,定會倍加珍惜和孝敬您的每一天。尤其是家中每添一樁喜訊時,我更會用自己的方式,第一時間告訴天堂的母親,讓她也去分享那份喜悅和快樂,因為我知道,母親很容易被滿足,她也永遠是我們家庭的一員。
記得有一首流行很廣的歌曲叫“世上只有媽媽好”,人們也常常會把母親稱之為偉大、無私和善良等等,我覺得用再多贊美的語言頌揚母親都不為過,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因為,兒女為父母付出得再多也無以回報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從那一刻起,我把對母親的那份無盡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以及無法表達的感激全部傾注在了我那年邁的父親身上,我會盡全力在各方面加倍地去愛他、照顧他。讓他的晚年生活不再寂寞和孤獨,不留遺憾。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樣:“每一天都祝你快快樂樂,每一分鐘都祝你平平安安……”。常言道:人間有百善,百善孝為先,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家有一老就是家有一寶,他們是我們家庭的一筆巨大財富,有父母的健在是一件幸福的、讓人羨慕的事,是一輩子“修”來的福。那么,就讓我們大家共同從自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把我們對父母所有的愛,都毫無保留地表現(xiàn)出來、表達出來,用一聲聲的問候,一個個溫暖的擁抱和承諾獻給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不要等“失去了才去懂得珍惜”的內(nèi)疚故事再次上演,也不要再讓“子欲孝而親不在了”的憾事再度發(fā)生。
(紅光農(nóng)場 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