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農墾作為國有企業,有著它的天然優質,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固有劣勢。天津農墾作為國有大型企業的穩定和發展后勁是它的優勢,同時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天然職責,經濟發展和干部隊伍建設以穩健為主的特征,又使集團在發展空間、人才流失等方面面臨挑戰。這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共同特性,如何充分利用優勢、規避不足是我們應當重點關注的。
農墾渴望知識性人才的聚攏,近些年來從各大院校招收優秀畢業生分配到集團各個單位,補充了新鮮血液,及時化解了人員老化、人才斷檔的問題。但同時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新鮮血液,真正做到人盡其才,也是集團各單位管理層需要好好研究的問題。尤其許多來到農墾的大學生,多是家在外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干了很多年,生活圈卻依然狹窄,提拔重用機會更是寥寥。缺乏必要的培訓提升機制,這些中間力量就始終處于前無進路后有追擊的尷尬之中。
企業和個人一樣,想要發展進步,是需要一個適合伸展拳腳的平臺的。你可以選擇創造一個平臺,也可以選擇借用一個平臺。現在集團實行內部人才選拔機制,從各下屬單位擇優選取青年干部充實到集團公司空缺崗位,有志于此的青年人應該抓住這個機遇,適時的展示出自己的學識才能。
農墾要想實現百人培養計劃,促進企業現代化管理和發展,需要一批真正懂得管理和具備高素質的技術性人才。即使聘用了專業素質高的大學生,也要進一步加強培養和考核。一旦放松對自身的要求,走入國企鐵飯碗的誤區,激發不起干事的勁頭,那么就會導致人才的浪費與流失。
農墾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土地和國家扶植性政策上,我們應該充分借助這些優勢,合理利用好自身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集團三大主業,打造九大專業集團,七大產業鏈條,牢牢掌握住集團發展的主控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天津農墾在改革發展的浪潮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紅光農場 張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