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習總書記以鏗鏘有力的聲音,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自從他提出“中國夢”這個概念,世人都在側耳聆聽這親民務實的“中國好聲音”,讓每個人盡情暢想,擁抱屬于自己的“中國夢”。我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大家心往一塊想,勁兒往一處使,就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試想,如果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的“中國夢”都實現了,那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必定觸手可及。
在上小學之前,我不懂得什么叫夢想!閑暇時,跟同伴躺著山坡上,看著蔚藍的天空、漂浮的白云,時有飛機從高空拖著白色煙霧飛馳而過,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乘上它,所以當飛行員成了兒時伙伴們共同的夢想。或許這就是夢想之初,很質樸也很模糊。漫長的學生生涯開始后,自己小小的夢想得到爸爸的鼓勵,是他告訴我,光靠幻想是不能實現夢想的,只有腳踏實地,付諸實踐,努力拼搏,才不會停留在虛無縹緲的空幻世界,自己擁有的夢想才會得以實現。
上了中學后,學業繁重而枯燥,身邊的同伴已有輟學的,自己也曾一度失去信心。這時,爸爸對我說,想要實現夢想,就必須要舍棄懶惰。繼續上學就可以當飛行員,而輟學在家只能干農活。自己清楚的知道在烈日下的艱辛,農田里蚊蟲的厲害……那天晚上,我徒步走了兩個多小時,大概十多里路,一直走到了學校門口。腿疼了,腳疼了,漆黑的夜沒有讓我感到害怕,而讓我難受的是內心,讓我恐懼的是我沒有理想,放棄了夢想。在返回家的路上,我感覺到還是當飛行員更美好,也明白了原來堅持夢想不是那么簡單,原來堅持夢想不是那么容易。后來,老師告訴我們每位學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考上大學應該是你們每個人的夢想。我豁然開朗,化遙不可及的夢想為簡單的目標,自己要走出農村,不能一輩子與大山地打交道,不能一輩子在煙熏火燎中抱憾。
夢想成就人生,一個人有夢想,或者才覺得有意義、有趣味。一個忠實于夢想的追求者,不知道什么是歲月靜流。以后的日子里,自己緊緊握住夢想,更加勤奮努力,發現只有擁有屬于自己的夢想,才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喜悅。雖然最終沒能當上飛行員,但也從大山走了出來。畢業后,我進入了農墾集團這個大家庭。我想,現在我們每個農墾人的“個人夢”都承載于“農墾夢”之上,而“農墾夢”的實現又基于一個個圓滿的“個人夢”,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中國夢”。有夢,就有未來。國之夢是由無數個微小而真實的民之夢疊加:家與國,大與小,現實與未來,企業與個人…每個夢想都承載著溫度,每一個夢想都值得尊重。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為夢想而砥礪前行,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現在在自己編織的幸福夢里,變得實在而真實,更多的成才機會,更多的人文關懷,還有可靠的社會保障,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自己實現了一個夢想緊接著又有新的夢想產生,而新的夢想終將助力我展翅高飛。我想,就是這么瑣碎的個人夢、企業夢,匯聚成了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中國夢”。
(渤海農業集團 馬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