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紅光總公司團委組織了團員青年天津博物館參觀進行團日活動。對于現在的大多數人來說,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忙碌的工作與生活,讓大家都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去參觀博物館這類富有歷史文化氣息的地方。而身為一名90后的我,雖然在上學時學習過我國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歷史,但那也只是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因此,我非常珍惜這次參觀的機會。
到達天津博物館,首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館周圍優美的自然環境,微波粼粼的湖水以及清新的花草都讓我覺得心曠神怡。天津博物館現代的建筑風格看似與自身歷史文化作品相矛盾,實質上是貫穿了古今,體現了穿越時空隧道、連接未來之窗的理念。
天津博物館陳設著各種玉器、青銅器、瓷器、書畫、印璽以及文房用具。這些作品的精細做工以及制作工藝讓我們這些處于高科技時代的人都嘆為觀止,它們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我國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其中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沽上風物——天津民間藝術陳列》主題。當我第一步踏入這個展館的時候,就讓我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讓我覺得必須懷有一個虔誠的心去感受展館里每一個展品。無論是兩代“泥人張”張明山、張玉亭泥人作品《白蛇傳》、《鐘馗嫁妹》還是楊柳青年畫或其他的年畫作品都體現著天津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歷史意義和重要地位以及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文明進程中積淀的豐厚物質遺產。而每當這時,我才能強烈感覺到自己的一腔愛國熱情。
天津博物館之行雖然結束了,但這次參觀給我的感觸卻遠遠沒有結束。歷史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如果沒有歷史上文化的積累和那些艱苦歲月的奮斗將無法換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勿忘歷史,珍惜歷史。
(紅光公司 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