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啦?”電視里響起久違的歌聲,我下意識地問自己時間都去哪兒啦?不禁感嘆時間過的如此之快,讓人來不及整理瑣碎的記憶。細細算來,我已經與農墾結緣三年了。這三年的時間正如高爾基所說,“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我依舊清晰記得剛邁出校門時蓄勢待發的豪情、懵懂迷茫的心情和對未來工作緊張卻有充滿希望的熱情;記得在奶牛場工作時的辛苦和充實;記得剛到公司項目組工作的喜悅和激動;還記的搬家時因人生地不熟的舉步維艱;也還記得同事熱心幫助的入心溫暖;……。它們烙印我在記憶的深處,記載著我在農墾的成長軌跡。
2011年入伏的頭一天,也是我來到農墾的第一日。清晨我拖著厚重的行李到了目的地—嘉立荷第七奶牛場。進入場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道路,道路兩旁種植的花卉和樹木修剪整齊,看起來欣欣向榮;道路右側的生活區干凈整潔,設施便利;左側高高的地上青貯窖散發出香酸的味道,沁人心扉;清一色的藍色彩鋼牛棚井然有序;高大健壯的奶牛個個猶如紳士佇立在圍欄中。這與我見過的農村奶牛場截然不同,我突然覺得豁然開朗,途中疲憊和失落一下子煙消云散,恨不得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
但是有些事情看似簡單做起來就沒那么容易,奶牛場的工作時間隨著奶牛擠奶時間設定,早上最早4點上班,晚上最晚11點30下班。剛開始工作時,我早上掙扎著睜開雙眼,拖著沒有蘇醒的身體上班,喂牛、掃走廊、刷水槽、搬運飼料,由于是入伏頭幾天,而且干的都是體力活,我的汗水像開了閥的水龍頭不停地往外流,浸濕了所有的衣衫。這對于出生在85年的我來說這種滋味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不僅如此,記得有一次下急雨,我正在后備牛飼草走廊散料,突然間大風橫刮,雨水頃刻間打濕了我全身上下,劇烈的雷聲嚇得小牛攢到一起,我突然間不知所措,任憑雨水是無忌憚地襲來。雨后整理衣物時,我不自覺地哭了起來,當然不是因為淋雨,而是心里五味雜陳,不知自己為什么要堅持。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我的工作任務從犢牛飼養區轉至后備牛飼養區,又轉至產房、奶廳、獸醫室等部門。我漸漸地適應了奶牛場,熟悉了奶牛場的工作流程,開始用自己的所學所用去指導實踐。
如今我已調到公司技術部工作,因為有了奶牛場工作的經歷,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回想起來剛進入牛場的想法確實覺得幼稚。農墾不僅給了我賴以生存的土地,還教會我艱苦奮斗的精神。她更像一個母親,一個或許不那么洋氣,不那么奢華,不那么美麗,但是樸實,溫暖,奮進的母親。
(嘉立荷公司 狄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