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之余,心靜如水,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鋪開潔白的宣紙,細膩的端硯襯映黑潤的徽墨。一只狼毫湖筆清恬墨汁,凝神片刻,胸有成竹,潑墨揮毫“翰墨飄香”四個行草大字,躍然于紙上。
早些年我不寫書法,沉醉于購買字帖,尤其是收集古典字帖,八十年代中后期開始“淘寶”似的經常流連于本市各家書店和古舊市場,偶爾出差,抽出時間也去當地書市看看,完全是一種愛好,樂在其中。
逐漸地養成品讀字帖,欣賞書法的習慣。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藝術的魅力。看到不同歷史時期書法大家用中華民族創造幾千年漢字來表現書法,無論從結構、神韻、還是意境、形態,都能淋漓盡致展現出書法的美。《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作品,氣韻流暢、輕巧秀美、神彩飛揚、富有變化,讓世代臨摹者,愛蘭亭、恨蘭亭、廢寢忘食臨蘭亭,像一首歌里唱到: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情字何解、怎么落筆都不對。記得第一本字帖是在鼓樓古籍書店購買的著名《三希堂發帖》中第一冊,收錄了魏、鐘繇所書的《薦季直表》、《鐘繇千字文》、和晉、王羲之所書的《快雪時晴帖》等書法明帖,如:鐘繇書法中運用隸書的筆法與結體,使楷書質樸而顯古意;王羲之的書法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我也喜愛趙孟頫的行書用筆遒勁挺健,字體圓潤、線條富有彈性;更癡迷于文徵明小楷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我亦從欣賞字帖到后來臨帖,深被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所吸引。
中國悠久的書法文化為世人所傾慕,而中國書法藝術則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文化演變的過程。它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堪稱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最典型地體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和東方文化特色,是中華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晉代書法崇尚意韻,字形優美研媚,風流瀟灑;唐代書法追求法度和勁美;宋代書法尚“意”;明代書法以“戀”求勝;清代書法的總體向是尚“質”朝代更迭,歲月流逝,而中國書法藝術卻如深窖美酒,越久越醇,回味無窮。
(立達食品公司 羅毓亮、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