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梁”是青藏線上令人生畏的名字!電視臺軍事節目播放的青藏線上汽車兵的故事就專門選擇了這里進行介紹,用以顯示解放軍征服高原克服困難的英雄氣概。“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風”,這首民謠形象地唱出了“五道梁”真實的氣候特點。這里地高天寒,長冬無夏,加之土壤中含汞量較高,植被稀少,含氧量更低,被稱為“生命禁區”。過往的路人體驗過“五道梁”的厲害,他們用“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納赤臺生病,五道梁要命”的諺語,給每個即將經過此地的旅人的心理投下巨大的陰影。我們也不敢怠慢,到達后盡量減少活動。入夜,蓋著厚重的棉被,呼嘯的大風伴隨野狗的吠叫讓人難以入睡。清晨,汽車玻璃上結滿厚厚的冰霜,使人很難相信這是盛夏的季節。離開五道梁也不是件輕松的事,兩只碩大的黑狗突然竄出,呲著獠牙狂吠緊追,我們心驚肉跳拼命狂蹬,好在是一段下坡,兩眼發黑氣喘吁吁之際擺脫險境。原來這是兵站的大狗以追咬騎行的人為樂趣,我們也不幸成為它們解悶的對象。
王安石曾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羌塘大草原遼闊無垠,這里沒有風吹草低的景色,草皮稀疏,生態脆弱,鼠雀同穴。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內建有三個動物保護站,騎行途中不時看到成群的藏羚羊覓食嬉戲,還有更加珍稀的藏野驢出沒,帶給我們陣陣驚喜。
7月13日,翻越了青藏線上第一座海拔超過五千米的“風火山”,藍天下的白云觸手可及。晚上入住沱沱河保護站,見到了一位66歲的騎行“牛人”東北老哥,從昆明出發已經騎行近兩個月。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只身騎行了大半個中國,他以自身的行動說明騎行是一項十分有益的運動,環保又健康。朋友們出發吧,不要尋找各種借口,心有多遠,路就有多遠。
7月14日,當萬里長江的源頭—沱沱河靜靜流淌在眼前的時候,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耳畔響起那首熟悉的旋律: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30多年前,一部《話說長江》的人文紀錄片反響空前。濃墨重彩,翰墨華章的解說詞、兩岸旖旎的風光、浪漫傳奇的故事令人回腸蕩氣。這條發源于格拉丹東雪山,滋潤了中華民族的世界第三大河,此時還沒有浩蕩洶涌之勢,形似飛龍的源頭紀念塑像矗立在江邊。紅日西墜,殘陽如血。河網如辮,波光粼粼,金光璀璨,映 襯著遠方的雪山。
7月15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經過十三天的艱苦騎行正式進入西藏地界,巨大山門上“西藏歡迎您”的大字分外鮮明,再次踏上這片圣潔的土地,渾身的疲憊一掃而光。翻越開心嶺時天氣變化劇烈,時而風雪冰雹,時而艷陽高照。路過通天河,舊橋兩端的橋頭堡上彈痕累累,見證著上世紀那段不平凡的歷史。有多少無名的英雄為了祖國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斑駁的橋墩裸露著鋼筋在歲月中剝蝕,訴說著時代的變遷。
(二商校 楊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