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被丈夫很嚴肅地批評了一頓,原因是我在給孩子洗手的時候,將水龍頭開了很大。
“我看到你剛剛在樓下教孩子,將垃圾丟到垃圾桶時,你還和孩子說要保護環境,怎么?現在卻忘了?”
“我~~~~”
“你既浪費了水,同時你的這個不好的習慣也教給了兒子!”
“我~~~”
“你什么你?!你知道現在水資源多緊張嗎?”
“我錯了~~~”
那次我被教育得心服口服,是啊,當我們做每一件身邊必須經歷的事情時,真的應該想一下如果這樣做是不是就能夠節省一些資源,是不是能夠讓身邊的環境看上去更清新整潔一些,是不是會自己言傳身教地教育到我們的下一代,教會他們怎樣去愛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美麗的歌謠在孩子口中哼唱著。是啊,藍天,翌日,綠樹,紅花,本應是春天該有的景致,但如今霾就像一具猛獸,說來就來,哪還有幾日能讓孩子感受得到美麗春天的存在,細細想來,過去我們對我們的地球,對我們的環境都做了些什么,既然改變不了過往,就只能在將來一點一點去彌補,去改正,從小事做起,隨手保護環境,將“美麗”還給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