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信仰》是梭羅的有一部力作。在這部書中,作者用詳細的筆觸介紹了關于種子的一切。梭羅明亮的眼睛不斷深情凝視每一顆形狀不一的種子,他以日記的形式細細觀察種子的活動區域,記錄下種子成熟和傳播過程中所有環節,幽默地與種子對話,快樂地與種子交流,從種子堅定的生存意志中,探尋大自然的神奇與玄奧。文中每一句話似乎都話中有話,向我們傳遞著一種力量。讓我們認識到這種力量,存在我們心中,并向外輻射到學生們心中,學校的心中,傳遞一種堅韌的正能量!用我們的力量,實現我們的理想,這就是種子的信仰!
信仰是一個人前進的指南針,是一個人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永不言敗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再大的難事也有堅持到底的理由;有了信仰,再大的苦也有坦然面對的勇氣;有了信仰,能耐得住寂寞,能守得住寧靜,能扛得起責任,能沖破一切思想的牢籠。
種子,是靜待破土而出的希望,它朝氣蓬勃,有朝一日終會長成參天大樹。源自《信仰的種子》一文,是的,參天大樹之所以成材,究其根源發于種子,發芽、生長、茂盛、成材這是它的成長經歷,而它的動力來源正是種子。
俗話說:播什么種,結什么果,作為一名教師,想讓學生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必須幫學生樹立堅定的信仰,遠大的目標,使其不斷努力奮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勃勃生機,源于種子。若學生心懷信仰的種子,則中國將開遍信念之花。
一、在學生心里種下美麗的種子
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莫過于“我不相信, 沒有種子, 植物也能發芽,我心中有對種子的信仰。讓我相信你有一顆種子,我等待著奇跡。”也正是這句話,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并反觀自身。對我們每一個老師而言,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而一個學生能否成才,最重要的莫過于在他們的心田中種下種子。這些種子,可以是一份自信,可以是一份鼓勵,可以是一份期許,也可以是一份真誠的贊美,讓這些美麗的種子在學生的心底默默的破土而出,必將能長成一片茂盛參天的廣袤森林。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關心,老師的愛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一個小小的鼓勵,就像營養液,不斷滋潤著小樹成長,最終長成大樹。
二、每一顆種子都值得熱愛
在平常人看來,一粒種子從孕育到破土而出,再到成長為一株成熟的植物,是非常的瑣屑無聊的事情。而在作者梭羅看來,這所有平淡的一切中都蘊含著無限詩意與無窮樂趣,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敘說著種子的傳播、生長繼而形成茂密森林和碧綠田野的足跡。而在閱讀的時候,我也恍然領悟,每一顆種子都是值得期待,值得熱愛的。不管他們是低矮的灌木,高大的喬木,所有的種子不分高低貴賤在作者眼中都是可歌可泣值得贊美的。而人類的生息繁衍,不也應如此嗎?“我相信種子里有強烈的信仰,相信你也同樣是一顆種子,我已在期待你的奇跡發生。”是呀,每一粒種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夢想!相信種子會扎根土壤,會為葉片的生長提供營養!會感受到生命延展的力量!奮力向上生長。而我們所教育的每一個學生何嘗不是如,他們就是一顆顆的種子,他們之中或許有著不同的出身,有著不同的資質,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可是這每一顆種子都值得我們平等的對待與熱愛,他們的未來都有著無限的可能。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愛,在他們成長路上不斷護航,保證他們健康長大。
三、每顆種子都在堅強成長
只有自己想發芽的種子,才能長成大樹!沒有一顆種子不想發芽,這就是種子的信仰。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種子的力量!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有時被挫折打敗,有時被打垮,我們會負氣地放棄一切,什么都是浮云,但是這都停留在表面,并沒往心里去,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就能長出新的根,還會再長大,只要心不死,一切都會好起來!要學會為自己搭臺,如果別人拆臺,我們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馬上另搭,再搭的肯定會更堅固,更長久。只有做一顆堅強的種子,才能在風吹雨打中仍不動搖,最終長成蒼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