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知道
我們可能永不會再見
在你走前
再令這一刻變得甜蜜
我們不會說晚安
直到最后一個音符
我便伸出我的手
我的心亦在手中
我們只知道
這可能只是一個夢
……
伴隨著纏綿的音樂和溫婉的歌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與梅麗爾·斯特里普演繹的美國小說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廊橋遺夢》,確實讓人蕩氣回腸,主人公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金凱德因為麥迪遜廊橋而相遇、相識、相戀的并不復雜的故事,被兩位演員以高超的演技展示了男女主人公“走向一生中的那四天”的內心的掙扎,人活世上,本為過客,,但是就在這短短的四天,男女主人公從內心深處感到了“發自土地濃郁的生機”,缺乏激情的乏味婚姻在剎那發生了傾斜,弗朗西斯卡寧靜的鄉村生活,“曾經的夢,都是美夢,雖未成真,但慶幸曾經擁有”,旅途中的男主人公遇到了住在麥迪遜橋的女主人公,得以“為古老的晚上和遠方的音樂干杯”,終于遇到了“放開懷抱的那一天”,纏綿凄迷的愛情故事發生了,都說在旅途中人是會迷失的,所有的故事由此展開……
觀看完134分鐘的《廊橋遺夢》,精彩的對白、唯美的畫面、纏綿的音樂、完美的演繹,打開了我的思緒,腦海中迸發思想的火花,隨手記下自己的感悟:
1、總是要變的,這是自然規律,天經地義的,許多人總是害怕改變,但是要把它視為天經地義的事也就釋然了。當然這種改變是不以你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不可能事事按照你想的、要求的方向改變,所以我們無法控制改變,那么改變的結果就可能使你如意、不如意或無所謂如意不如意,這三種可能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去面對,不要做害怕改變的人。
2、記者這個職業的最大問題是不能自己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創作”,必須要尊重事實的本來真相。
3、最刺激的地方是非洲,由早至暮的顏色是真實的,人和野獸,野獸和野獸,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并沒有外在的道德,只是順其自然,確實迷人,旅人的天堂。
4、人生會遇到太多的束縛,獨來獨往的人可能更少牽掛羈絆。不是所有的人都該有個家的,有的人天生不適合有家,有家就會有牽掛,有家就會有羈絆,有家就要分心,有家就要付出責任與關愛,家會把人催眠了。注定到處流浪、動蕩一生的可憐人是不適合有家的,,更適合任性地過活。家真會催眠你的人生嗎?反對家庭倫理觀念的人就真能自由自在瀟灑一生嗎?家庭真會成為我們的羈絆嗎?更多的人相信家庭是避風的港灣,決定有個家不等于受了催眠。
5、人關鍵是要打開自己的視野與胸懷,但沒見過非洲的羚羊不等于渾噩一生。能不能打開自己的視野與具有博大的胸懷,來自于內在的追求,而非外在的形式。
6、煩惱會過去的,一生的煩惱都會隨之而去,只是需要你內心的調整、具有怎樣的心態而已。不僅是煩惱,人的一生都會終將煙消云散。
7、對別人別太敏感了,保持一顆純凈的心,才能安然閑適一生。
8、有很多讓人亢奮的事情或時刻,都要坦然面對,別太心猿意馬,把持不住自己,到底是美酒還是苦酒,剎那之間就會立判出來,整個人生為之改變,亢奮之極可能就是痛苦之極,兩極互相轉化相通,好好把握人生的亢奮時刻吧!
9、沒人讓你停止時,你要學會自己讓自己停止,這種自控是很難做到的,人的本性沖動與這種自控是格格不入的。難以自持的時候,人很難停止下來。
10、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故事,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走過的路,忘了自己要到哪里去,忘了自己的幸運,忘了自己的痛苦。迷失了自我是一個人最大的不幸,永遠不能忘了自己是誰。人很難自己看透自己,往往別人會把我們看得更清楚些,因為我們身陷其中而執迷不悟、難以自拔,正應了蘇東坡“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悟。
11、人不可能什么樣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那不是人生的常態,反而得不到滿足卻是人生更多的時候,人難以滿足的心推動著人一步一步地向前。
12、繁華過后才是寂寞的開始,人往往能夠擁有繁華,但很難經受寂寞。
13、它們不是照片而是故事,不是電影而是史詩,不是小說而是人生。所以我們每看一張照片、每看一部影片、每看一篇小說,都是在體驗著人生的史詩。
14、人首先要說服自己,才能說服別人;只有走出沉迷,才能擺脫沉迷。
15、婚姻意味著堅守承諾、不離不棄,但是在婚姻的長河里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的平淡無奇,不會總是詩情畫意的浪漫與溫馨,婚姻中并不都是美好和讓人留戀的東西。如何堅守著一份對婚姻的承諾,在看似乏味單調的過程中做到不離不棄、相濡以沫?離開也只能創造短暫的新鮮,很快就會變得陳舊乏味而沒有激情了,不可能設想依靠不斷的離離合合來創造和保持婚姻中的激情,婚姻中更重要的是堅守承諾。
16、如何在平淡無奇的婚姻中創造溫馨、保持激情?可能比較現實的辦法是進行創造性的轉化,把“愛情”轉化為“親情”,進行愛的升華轉化,才能使感情的維系更長久些、更渾厚些。
17、隱士、浪子割裂了與家庭的臍帶,沒有與家庭的天然聯系,不需要家的牽掛與羈絆。
18、有了家庭的人很難選擇離開,特別是面對家庭責任的時候,更難選擇離開,家庭好像使人難以浪跡天涯,永遠像空中高飛的風箏一樣,那根拽住風箏的線就是家庭。
19、不感到寂寞和害怕的人根本不是人,因為只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才能遠離寂寞和害怕。
20、戀愛中的人會發瘋的,擁有而沒法得到往往是讓人發瘋的理由,即使告別分手也會面對感情的撕扯。
21、人不能假裝沒有感受,每一天都是真實的,每一個人都是有情感的,人生活過的每一天和遇到的每一個人就連成了自己一生的軌跡,這個軌跡無論是曲曲折折還是一帆風順,都是由人和事組合串接起來的,有可能是痛苦的感受,有可能是快樂的感受,但這一切的感受都是真實的、真切的、真誠的,沒有一絲虛假,并不是逢場作戲。
22、人生樂觀的唯一理由是堅信能夠找到自己人生同行的伙伴,一生都在尋覓這樣的伙伴,并且能夠攜手一生。
23、不管是否相愛或怨恨,人生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分離,面臨著告別,好像相愛的人分離很痛苦,怨恨的人分離就會快樂嗎?且不說苦樂往往相伴,就是短暫的人生告別就可能永無相逢相聚,能讓人高興起來嗎?因為愛恨的緣由而使分別就有了苦樂的差別嗎?
24、人不可能選擇一起告別、一起離開,上天給了人這種權力了嗎?所以告別往往是痛苦的,當然告別相愛一生的人會更加痛苦。
25、既然已經走進了婚姻家庭的殿堂,不管什么原因,選擇從婚姻家庭中離開,都是一種責任的逃避,都是一種幼稚而不成熟的表現,都會改變家庭的結構,都是對婚姻家庭中所有人的一種傷害,既然已經走進責任中,就應該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地選擇擔當。即使以愛的神圣理由和名義選擇離開也是不行的,不能以一種愛的理由和名義去否定和摧毀另一種愛的價值與意義。人存在婚姻家庭之中,一切不能只考慮自己的痛苦與快樂,而要顧及他人的感受。
26、人生美好的價值判斷由誰做出?從何種角度判定?一生的追求要找到什么樣的愛?這些問題將引導著我們思考一生。
27、一切早有結果了,你要明白,當女人做出抉擇去結婚去生子就意味著,在某些方面她的生命開始了,在另方面卻停止了,她建立了現實的人生,她把她個人的需求選擇放到了一旁,她就不能選擇離開,否則就會把現實的一生帶走,那么受到影響的就不僅僅是她自己一個人,還有家庭中的其他人,人在婚姻中不能盡享權利,還必須履行義務,這種權利與義務都是統一在愛的名義下。
28、愛不能讓現實消失,愛的選擇不能不考慮現實的各種實際因素,這就需要很好地駕馭愛的現實性與超越性,追求升華與超越,緊緊抓住刻骨銘心的愛于心底,而非現實中的占有。
29、不想現在說再見,不用馬上做決定,人在愛中往往不由自主,無法做出決定,無法把持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30、人告別一段生活,特別是告別自己的婚姻家庭是很難的,不僅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走出過往的一切,告別過往不易,走向新生更不易。愛是很難捉摸的,它的神秘是純正和純粹的,人是很奇怪的,有時很想和愛人在一起,有時很想和家人在一起,一生都在愛人和家人之間選擇來選擇去,不知不覺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把生命與愛既獻給了自己的愛人,又獻給了自己的家人。
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金凱德撕心裂肺的愛情故事給了我更多的思考,“生活結為繭殼,愛情仍在心底”,多么雋永的主題啊!
(奶牛科技公司 杜玉祥)